渝中环发〔2016〕64号
关于开展2016-2017年度区级绿色学校
创建活动的通知
全区各中小学校:
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是加强我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,是推进我区环境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,是提高市民环保素养的重要途径,为进一步推进我区中小学环境教育工作,根据市委宣传部、市教委、市环保局《关于开展学校环境教育系列活动的通知》(渝环发〔2014〕28号)文件要求,现将2016-2017年度区级绿色学校创建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申报范围
区属各中小学。
二、申报材料
申报材料一式三份,包括:区级绿色学校申报登记表、区级绿色学校创建方案。(注:申报材料请装订成册,并提交电子文档。)
三、时间安排
1.申报:2016年9月-12月。各学校向区环境教育协调委员会办公室正式申报。
2.初审:接到学校的申报后,对学校提出的创建目标和创建措施进行水平性和可行性评审。初审合格的,反馈学校并组织实施。
3.实施:2017年2月-4月,学校组织实施创建工作。
4.验收表彰:2017年5-6月,专家组对学校创建情况进行评估验收并表彰命名。
四、注意事项
(一)各校应认真对照区级绿色学校评估验收标准,结合本校实际,制定创建方案,扎实开展创建和迎检工作。
(二)渝中区环境教育协调委员会办公室(简称:区环教办)设在渝中区环保局宣教信息科。
联系人:黄慧(渝中区环保局宣教信息科) 电话:63826504
邮箱:617052145@qq.com
张城娅(渝中区教委基教科) 电话:63701344
附件:1.渝中区绿色学校申报登记表
2.渝中区绿色学校评估验收标准
www.jxfcare.co 重庆市渝中区教育委员会
2015年9月22日
渝中区绿色学校申报登记表
填报学校(盖章): 日期: 年 月 日
学校基本情况 |
学校全称 |
电子邮箱 |
|||||||
传 真 |
|||||||||
详细地址 |
邮 编 |
||||||||
教职工人数 |
教师人数 |
学生人数 |
|||||||
校长姓名 |
办公室 电话 |
手机 号码 |
|||||||
住宅 电话 |
小灵通号码 |
||||||||
联系人姓名 |
所在部门 |
办公室电话 |
|||||||
职 务 |
手机号码 |
||||||||
申报区级绿色学校报告 |
(另附页) |
创区级绿色学校自评分 |
|||||||
区级绿色学校 验收组评估意见 |
( 代章) |
||||||||
区环境教育协调 委员会审定结论 |
(代章) |
||||||||
注:此表一式三份,由申报单位填写后,交渝中区环境教育协调委员会办公室。办公室设在渝中区环保局宣教信息科。地址:渝中区金汤街74号8楼;邮编:400013;联系电话:63826504(传真)
渝中区绿色学校评估验收标准
项目 |
信息来源 |
评估指标 |
得分 |
组 织 管 理 20分 |
学校工作计划、总结及相关材料 |
有环境教育领导小组,形成由校领导、教师、学生、行政人员组成的环境教育骨干队伍。(4分) |
|
学校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中,对环境教育有统筹安排。(4分) |
|||
平时有检查、督促措施,年终有总结。(4分) |
|||
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市、区举办的环保教育培训和研讨活动。(5分) |
|||
环境教育资料齐全,有适应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教材、报刊以及图书音像资料。(3分) |
|||
课 内 教 育 20分 |
教学计划、教案、试卷、班主任工作手册、图片 |
生态文明教材在学校内循环使用,每学年确保12课时环保课。(6分) |
|
环境教育渗透内容正确、贴切,学生反映好。(2分) |
|||
在学期、学年考试中有环境保护的内容。(3分) |
|||
学校团队活动中安排有环境保护内容。(5分) |
|||
每学年至少有两次环境教育专题的班会活动。(4分) |
|||
课 外 教 育 25分 |
活动计划、活动记录及图片音像资料 |
有校级环保活动小组并配备辅导教师,每学年至少开展4次环保主题活动,其中有不少于2次的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环保主题活动。(6分) |
|
“6.5”世界环境日、世界水日等开展主题宣传活动。(5分) |
|||
组织师生参与绿化、美化、净化校园的活动。(2分) |
|||
组织师生参加社区环保宣传活动,积极参加并组织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环保宣传活动。(6分) |
|||
组织学生参加区环境教育协调委员会开展的各项活动,组织学生参加重庆市生态文明知识竞赛,学校内学生参与率达70%以上。(3分) |
|||
学校广播站、图书室、阅览室、闭路电视等有环保宣传内容。(3分) |
|||
校 园 环 境 20分 |
巡视校园 |
可绿化地均得到绿化,植物种类多样,并作为环境教育教学资源加以利用。(2分) |
|
有环境教育宣传阵地,如宣传栏、展板、小报等。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宣传重要内容。(5分) |
|||
校园内有固定的生态文明建设标语、环境宣传标语或警示语。(5分) |
|||
校园清洁优美,课堂整洁,饭堂符合卫生标准,厕所干净、无臭味。(2分) |
|||
污染控制符合环保要求。(3分) |
|||
垃圾(含实验废物)得到分类和无害化处理,对环境不产生污染。(3分) |
|||
教 育 成 果 15分 |
巡视校园、组织师生座谈、社区调查、查阅获奖证书 |
公共场所无吸烟、乱丢、乱吐、乱写、乱画行为,不高声喧哗,无折枝毁木迹象。(4分) |
|
具有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,不用或少用对环境污染严重的、耗能高的商品。(3分) |
|||
具有较强的环保参与意识,对社区、家庭改善环境质量产生一定影响。(3分) |
|||
有师生收集、整理、撰写、制作的环境教育作品。(5分) |
|||
加分项目 |
教师、学生参加环境保护方面竞赛获市级表彰奖励,另加5分;或国家级表彰奖励另加10分。 |